留学移民网

搜索
查看: 339|回复: 35

天堂在上,美国在这,祖国何向?但指在根(转自知乎百度&个人

[复制链接]

28

主题

250

帖子

8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0
发表于 2013-8-1 05: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更
安全提示

1、本文为网友发布内容,本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一切后果由发布人承担,与本站无关!

2、如网友所发内容侵犯您个人或您所在企业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客服联系处理

3、请对任何金钱交易和索要个人隐私的信息保持警惕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2

帖子

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2
发表于 2013-8-1 05: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雅思的同学有福啦!价值1000元1G雅思备考资料免费领!                                    查看详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50

帖子

8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0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05: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杜克大学陈云泽:
我们生在了一个不一样的时代,尤其和以前父母辈的留学生来比:美国的生活不再是人间天堂,尤其作为一个成熟到快要自动化的经济体系,一夜暴富的机会基本无限趋近于零。稳定点做点小投资的朋友还不幸碰上了金融危机。而在中国,尤其是在过去二十年,下海做生意的基本都成了老板,如果你一不小心还投资了点房地产的话,更是富得留油。关键在于,过去的那个时代累积的财富和你付出的努力没什么线性关系。估计现在在国内的饭桌上,刚海龟回来一定会产生“到底谁是土鳖?”的错觉。中国的生活是诱人的,从在论坛上听大家提出来的问题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没有人会问:“我们该不该回国”,仿佛这个问题早已在大家心中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大家所关心的,基本上是“应该啥时候回国合适?”“应该以哪种形式回国?”相信大家都已经听习惯了长辈们“在纽约、硅谷积累几年经验”的教诲,但现实是残酷的,要知道创办了搜狐的张朝阳在上回国飞机的时候,脑子里还没有商业模式,回到北京先睡了一个星期的大觉,觉得睡舒坦了,才开始琢磨到底应该怎么样做搜狐。要是他多想一想,我留在美国会失去什么?也不会有这个今天的互联网大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50

帖子

8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0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0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说从80 后开始,我们都算得上因为被过分溺爱从而变得“叛逆”的一代。其实在我看来,这个标签是挂得很不合适,我觉得不管是不是留学生,和以前的所有代人相比,我们都能算得上最胆小的一代。是,我们18岁就敢出国留学了,但我们身后有父母承担高昂的学费,要知道老一辈留学生拿着几十美金就上了飞机,我们这代本科留学生里,又有多少人敢去餐厅刷个盘子?是,我们曾经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爱好,我们喜欢看漫画、看小说、玩游戏,但我们这代人里又有多少人敢在大学毕业的时候说,我就要干这行了,谁都不要拦着我?相比之下,有多少人因为房贷成天花十多个小时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现在带着中国公司回华尔街上市的李彦宏们,当初决定回国才是真正的机会成本。因为那个时代,还没有人知道中国的经济能有那么得蓬勃;也没人向他们保证,他们回去之后不会被一浪拍死在沙滩上,最后一无所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50

帖子

8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0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0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老一辈的留学生来比,恐怕我们才是真正循规蹈矩的一代,因为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从充满着条条框框的环境中长大,几乎从来都没有想过在教条外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在这一群留学生刚到美国大学的时候,大多会很迷失上一段时间。当被压抑了寒窗十几年,突然有一个人跳出来告诉你,你可以上任何你喜欢专业,包括考古学的时候,我们潜意识里跳出来的第一不是兴奋,而是一种畏惧。因为这样的生活和我们之前的教育体制相比较,太过于美好。从前的体制下,从进中学、中考再到高考,只要一个节拍没有踩对,我们就会害怕自己会从此“死无葬身之地”。所以当期盼已久的美好生活真正到来的时候,我们又退缩了,我们又开始给自己加上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其实仔细地观察留美的本科生里,大家嘴上说着自由,心里面从来没有停止过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模板”,然后就义无反顾地用这个“模板”来衡量自己的成功与否。记得在微博上看过这么一句话,“我们之所以不快乐,不是因为我们失去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得到别人觉得我们应该得到的东西。”大家似乎也都已经习惯了为了世俗而活。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梦想是一个逐步递减的过程,所有人小时候都能有一个大到没边的理想,搞科学的想拿诺贝尔奖;搞政治的想当国家主席;搞生意的不上个胡润排行榜也实在是拿不出手。就算是刚踏上美国之路的时候,我们这些本科生肯定也有各种各样色彩斑斓的梦。但恐怕到毕业的时候,梦就随着大学生活一块飘散了。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没办法,生活就是一场悲剧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50

帖子

8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0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0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哈佛论坛有关创业的分论坛上,有幸听到了广达公司的老总林百里的观点,他的公司是全球第二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商。在谈到创新的时候,他显得异常激动,念念不忘着一个主题:我们不缺工程师、理工科的博士,我们搞科技创新的,最缺的是本科学历史、心理的人才。苹果成功在用户体验的成功,乔布斯大学没好好念,除了在大学里练就了一手好书法,连张文凭都没带走就被踢出学校了,反而早就了苹果引以为豪的字体;扎克博格高中的时候就是个计算机高手,进了哈佛却念起了心理学,最后构建起了现在全世界最有名的Facebook。为什么说我们不叛逆?我们有多少人胆敢选心理学专业?我们又有多少人胆敢在没拿到文凭的时候走出大学?大部分人都只能是时代的产物,因为小时候被一再灌输的应试教育,我们已经习惯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维定势。就算是到了美国这个自由到不能再自由的环境,我们还是学会了告诉自己,“我就是天生喜欢学数理化”的心理暗示。在我看来,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我们有机会接受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等教育,所以我们有足够的智商去分析“我们应该干什么”。可惜我们不懂得用自己的智慧和内心去分析“我们到底想干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50

帖子

8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0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0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很欣赏韩寒,但又觉得韩寒成为这个时代的意见领袖、登上时代周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留学生来说,也算得上一种是一种悲哀。我们经历过中国的教育模式,有机会了解中国的社会环境,身处在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成熟的社会环境下,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足够国内的信息。看到这么多,想法本也应该那么多,却连一个像样的意见领袖都没有培养出来,实在是有一些遗憾的。我们早就有了足够多的在世界外企身居要职的高级打工者,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能为我们自己指点迷津的意见领袖;我们还需要的是能把中国民营企业带到国际舞台上的商业领袖;当然我们最需要的,也是通晓中西方文化的政治领袖。要是我们没有勇气跳出来承担起这一份本就应该属于“未来栋梁”的责任,那恐怕很多我们看不下去的社会现状还是会维持下去,甚至腐烂我们现在好不容易构建起来的美好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50

帖子

8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0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0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呆的这三年里,最大的发现是一些美国人开始学中文了,每年夏天也会有不少对东方好奇的美国人不远万里去中国看一看。我就有一个伊朗籍的美国朋友花了一个暑假在中国闲逛,他一口地道的中文也总时不时给众人带来惊喜。当美国人和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市场都开始擦亮眼睛拼命研究中国的时候,我们这代人又有什么理由找不到一个回中国的借口呢?每个时代都有不一样的大环境,每一代人也都会有不一样的使命。我觉得我们的时代,就是应该在学过了系统分析的方法、看过了成熟市场的运作之后,义无反顾地投身中国这个很多规则都还没有完善的国家。因为只有在制度尚且不完善的时候,才有充分成大气的机会,也恰恰是整个社会可以包容一切独特元素的时候。当所有东西都已经都有一个游戏规则了,那我们也就只有被规则玩的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50

帖子

8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0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05: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大家都会很神秘地说,他们在等待一个机会,他们觉得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但你要问他们:“你在等什么样的机会?”没人可以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因为他们期盼一个成熟的机会,他们期盼一个被身边所有的条条框框都确认可行并且值得尊重的机会。他们想要一个牛人走到他们面前向他保证:“嗨!回国做自己想做的事吧,你会成功的。”这个时候,可能他们又会迷茫,到底什么才是成功。这样的机会是压根不存在的。“当驴都知道这是个机会的时候,机会早都已经过去了。”而为什么我们要等到身边所有的大众都确认这事儿可行的时候才出动呢?难道我们的教育没有给予我们哪怕一点点比社会大众早感知的能力么?不是,只是我们太希望得到确认,希望有人拍拍自己的肩膀,说:“孩子,这事儿该做,去做吧”。但现实等不得这番确认,成功也给不起你这番确认。有成就的人各种各样,但基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基本都是偏执狂,基本被很多人质疑过神经病。调过头看,如果一路走来,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你也基本可以断定自己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走得足够远了。
最后,借马云的一句话结尾,“If not now, when? If not me, who?”,送给我们这一代人共勉。在中国现在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这一代留学生没有理由不感到亢奋。时代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但是我们必须要选择是否接受挑战。希望我们的时代,在历史上会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而不只是短短的一行: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50

帖子

8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0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05: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召唤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留学移民网

GMT+8, 2024-6-5 01:24 , Processed in 0.01380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