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移民网

搜索
查看: 58|回复: 0

日本留学--读研到底哪种途径最好呢~

[复制链接]

102

主题

102

帖子

198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88
发表于 2019-8-20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留学--读研到底哪种途径最好呢
想必这是每个准备赴日读研的同学都曾困扰过的问题了
国内申请研究生/语言学校/直接去考修士__/英文申请项目
以上是最常见的四种途径,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所在,前两者虽然在时间上或长或短都需要一段时间来过渡,不过在升学风险上相对较低,后两者顺利的话可以在本科毕业后几乎无空窗期衔接到修士,不过升学风险却很大,至于孰优孰劣,很难用一句话说明白,我觉得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
首先说一下研究生过渡修士
首先需要大家明确的一件事是:日本大学的研究生 ≠ 中国大学的研究生。日本大学院的研究生算是修士预科,并不代表任何学位,通过修士考考上修士,才等同于国内的研究生学位。
就我们的申请经验来说,研究生相对于其他几种方式优缺点是最不明显的(当然如果是准备跨专业申请以及语言能力不达标的同学另当别论),在研究生期间可以在研究室和导师学习研究,对之后面临的修士考试(笔试 + 面试)来说都是比较有利的,可以说研究生期间获得的资源和帮助是其他方式所不能及的,所以对于语言能力够和升学目标比较明确的同学,更推荐申请研究生的方式。
其次是通过语言学校直考修士
关于语言学校的好坏相信大家在网络上已经看到了各种声音,我不想夸大语言学校的作用,但是语言学校也不像有些声音说的那么无用,好坏与否,追根究底还是 合适两个字。
比如本身没有日语基础或者打算跨专业申请修士的同学们,这种情况下就加大了在国内申请理想校研究生的难度,又或者是准备申请私立院校修士的同学,要知道很多私立院校都是不设立研究生课程的,所以,语言学校这时候可能就是最优选择了。
通过语言学校过渡到修士,优缺点相对来说比较明了,有一直坚定的明确自己升学目标,肯把大部分时间精力都花在学习上并且善于利用自己周围的资源的人。也有到了语言学校后就此沉沦,把自己出国前的一腔热血都抛诸脑后的人。所以可能起点相同,同样励志名校,最终却有人升名校,有人进专门,有人说语言学校有用,有人说语言学校没用。
总的来说,通过语言学校直考修士的优点是可选择性多,局限性也低,缺点则是外界的干扰也相对的多了一些,这里建议大家尽量选择适合自己升学的语言学校,毕竟学习氛围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外界因素,最重要的,也是想提醒准备去留学的同学们:勿忘初心,记住自己留学的初衷。
最后说说直考修士和英文项目申请修士(__SGU/G30)

在时间成本上来看,这两种方式无疑是最节省的,不过风险相对来说也是非常大的。如果把这两种方式中的其中一种作为读研的唯一方式的话,稍有定位不准、准备不充分的情况,都有可能造成无书可念的结果。所以如果没有绝对的自信和能力的话,我建议大家还是留条后路,多个途径,结合前两种方式加入自己的读研方案中比较稳妥。
优点是时间成本上大大缩短了,直考的缺点是考试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大,如果是身在国内又很难获得准确的考试情报,而且出愿手续很复杂,旅游签证去考试成本也比较高。
而英文项目申请的同学则有点尴尬,英文项目的学生几乎只会英语,即使一部分会日语,但几乎没有能达到日常流利会话的,所以起初在生活上会吃力一些。然后到学术交流层面,理工科因为国际学术会议都用英语会好一些,但是依然能感受到一定的限制,毕竟日本人的英语 ……
而文科生的话将会相对比较郁闷,首先文科专业课选择的范围较小,通常只有部分院校的经营、国际关系、国际文化这几个大方向中可以适用,其次入学后并非所有学术会议都是英文会议,纯日语的学术会议很多水平不高的非英文项目的留学生都听不懂,何况英文项目申请的学生 …… 一定想走英文项目的话,相比之下还是更加适合英语出色的理工科学生。
所以综上四种途径里,直考修士和英文项目申请 如果同学们没有十足的能力和把握这里不做推荐(当然学霸级别另当别论!)
最后还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对自己有所定位,清晰的分析出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所在,然后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途径过渡到修士.
            
安全提示

1、本文为网友发布内容,本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一切后果由发布人承担,与本站无关!

2、如网友所发内容侵犯您个人或您所在企业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客服联系处理

3、请对任何金钱交易和索要个人隐私的信息保持警惕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留学移民网

GMT+8, 2024-6-18 00:05 , Processed in 0.07053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