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移民网

搜索
查看: 163|回复: 9

【转】美利坚为何占教育领先地位

[复制链接]

46

主题

555

帖子

14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75
发表于 2013-11-7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人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最好的教育。在全世界最好的大学中,70~80%是美国的大学。这一数字充分体现了美国在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的大学是精英汇聚的地方,是思想开放的社区和社会发展的引擎,也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美国依靠着世界上最为优越的高等教育环境,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到美国学习和工作。美国的繁荣与强大,事实上是得力于教育之普及。
美国大学——自由制度
美国大学的一个重大特色是大一大二的通识教育,即 “自由选课”制度。这种制度不仅让学生能了解到不同的学科,扩充视野;同时能让学生逐步确定自己的专业兴趣,不会因为错选专业而贻误一生。在美国大学,除了一些职业性学院如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外,还设有文理学院。大学里的文理学院会提供广泛的大学基础课程。
美国大学的另一个特征---强调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不管是校内工作,还是做reseach的经历都会对学生今后的升学或求职有很大帮助。在美国的大学中,开放了大量的on-campus job给学生,基本上学生能做的工作都开放给学生,不仅节省了大学开支,也锻炼了学生才干,学生也可以获得一定收入。 
美国大学非常重视体育的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在体育比赛中,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精神、沟通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体育好的大学也非常受美国学生的欢迎。就连我们常说的常青藤大学,最早也只是一个体育联盟。
在美国读大学,不仅要学习,更要学会生活,有些中国学生到美国后拼命学习,四年大学恨不得三年读完。实际上,国际学生只要每学期不低于12个学分就可以,我建议一学期不要修超过15个学分,不要把课程定得太紧,抽一点时间结交朋友、找找实习机会或者假期打打工等。其实这些和学习一样重要,因为只有通过你多接触美国社会,你才能更好的吸收美国教育的精华。“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想毕业后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则更要充分利用各种实习和打工机会。
美国研究生——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
随着近年来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增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生在毕业后,不选择就业,而选择继续深造。选择继续留在学校的这群人中,一部分人以保送研究生的方式留在本校,一部分人在努力地报考本校或者外校的研究生,另外有一小部分人则选择了出国留学。那么,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和美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除了用不同的语言教学外,还有什么不同呢?我在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希望对于即将或者打算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深造的大学生们有所帮助和启发。
在具体比较两者差异之前,先解释一下关于“研究生”这个名词的中美理解的差异。美国研究生教育分为两个类别,一是硕士研究生,二是博士研究生。一般大学毕业生申请时,可以选择申请硕士(master program),也可以申请博士(PhD Program),而且大部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并不需要有硕士学位(具体的专业和授予学位要求,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申请时,必须要先查明)。在美国无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统一称为Graduate students;与之对应,本科生则称为undergraduate students。而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读研仅指攻读硕士研究生,如果要攻读博士学位,那么必须是拿到硕士学位再参加博士入学考试,或者在报考硕士时就是硕博连读项目(被择优推荐)。
了解了“研究生”的不同定义,我们下面开始对中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不同做一个简单地介绍,将主要针对招生形式、学制和教学形式等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招生方面来看,中国研究生院招生主要以考试为主,面试为辅;而美国研究生院招生的招生形式则以学生申请,择优录取为主。中国大学研究生以一年一度全国统一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试结果为主要录取标准。尽管近年来,国内也开始引入面试环节,但如果考试成绩不达标也是没有面试资格的。美国的研究生招生形式,相对灵活,除了硬性条件的规定,比如托福、GRE成绩、学习成绩(GPA)等,还给学生提供软性的表现途径,学生提交个人陈述(学生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和提供推荐信(从第三方角度客观评价学生),给学生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
其次,从研究生的学制上来看,中国和美国研究生的学制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中国培养一名硕士研究生需要三年的时间,两年毕业的学生被定义为提前毕业。这三年中,中国大学研究生除了学习专业基础课程,还需要获得一定的研究经验。研究经验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就读院校和所学专业。国内知名院校老师的研究项目多,则底下的研究生机会便多;另外,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生需要做实验,因此在一定程度积累了研究经验。而美国大学硕士培养一般为两年,有些应用性强的专业,比如酒店管理硕士,生物统计硕士等,有的学校甚至提供一年的硕士项目,迅速满足市场的需求。一般美国硕士生培养主要是目的是让大学毕业生进一步学习和强化和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并不侧重研究能力,对于有志于做研究工作的学生,学校会鼓励学生继续攻读博士。
最后,中美研究生的教学形式也有极大的不同。中美研究生教育相同的一点是都采用导师制,但是尽管采用同样的方式,但实际操作起来的结果却大大不同。中国的研究生导师除了教学和研究,很多都带有行政职务,因此分给学生的时间相对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博士比例还很低,因此老师学生比例远远低于美国的大学。在美国,如果是研究型的专业,针对有研究潜力并准备攻读博士的学生,一个教授一般最多指导三到五名硕士研究生。随着时间推移,最后坚持读完博士学位的学生也是凤毛麟角,因此教授最后也就是集中指导某一两位学生。如果是应用性强的专业,美国大学主要集中对实用技能的教育上,虽然对学生的研究能力不是那么强调,但因为授课老师本着严谨治学态度,硕士学生毕业后基本也都有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而中国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往往需要指导十名以上的学生。因此,平均下来,分配给每个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大大有限,所以在国内经常出现三年研究生读完后,独立研究能力低,学术水平低的情况。

总的来说,美国的研究生制度是一种长效性、过渡性、多样性的培养人才机制,在某些方面的确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而中国的研究生教育相较而言,学术研究能力培养不够,实用性技能培养也不完善。因此我的看法是,如果同学们有机会领略国外不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相信对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是更有裨益的。
安全提示

1、本文为网友发布内容,本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一切后果由发布人承担,与本站无关!

2、如网友所发内容侵犯您个人或您所在企业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客服联系处理

3、请对任何金钱交易和索要个人隐私的信息保持警惕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主题

1636

帖子

489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96
发表于 2013-11-7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693

帖子

10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33
发表于 2013-11-7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唔、3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1435

帖子

19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35
发表于 2013-11-7 1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楼主贡献了不少资料、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46

帖子

154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46
发表于 2013-11-7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时间水力好足...不过帖子蛮好,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986

帖子

21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6
发表于 2013-11-7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2311

帖子

54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00
发表于 2013-11-7 1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说说好听
选课的自由程度?人多的大学你根本别想选课  选都选不上
通识教育?你当学生不考AP?浪费两年的时间在水课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8

主题

2899

帖子

805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59
发表于 2013-11-7 1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的不错,瑕不掩瑜,下次转帖在一楼写下你对其的看法和纠正、二楼贴内容,方便又多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01

帖子

44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1
发表于 2013-11-7 1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555

帖子

14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75
 楼主| 发表于 2018-8-11 2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留学移民网

GMT+8, 2024-6-16 15:34 , Processed in 0.02713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