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移民网

搜索
查看: 183|回复: 0

移民故事:我为什么要把孩子带到欧洲

[复制链接]

50

主题

82

帖子

10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82
发表于 2015-6-16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的文章出自于环球葡萄牙客户之手,经过她的许可之后我们将其转载至我们的项目订阅号,让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这位客户本身便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目前携两个女儿已经移居到了里斯本,以下便是她的一些生活的感想。
  从我小的时候就一直听说,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大本营,欧洲就是富人的天堂,所以工作了之后每次来欧洲,我都试图找到欧洲到底富在哪里,但是我发现,欧洲人开的车大多都很普通,并没有想象中数不清的豪车,还有遍地都是金碧辉煌的华丽建筑等等。无论是身价千亿的富豪还是朝九晚五的白领,都一样会到超市去购物,一样会去健身房健身。能展现欧洲富有的细节我想应该是不论是豪华的餐厅还是街边的快餐店,免费的纸巾、刀叉、小袋调料总是放在那里供人随便拿,每个地方的厕所里厕纸和一次性的坐垫总是整齐地摆放好免费供应。这些是中国大部分城市是看不到的。
  其实这些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的高速路一条接着一条再修,摩天大楼也一幢接着一幢的盖,可以说里斯本跟北京比起来也就一个村,更大一点的城市如伦敦,也就勉强能跟北京比肩。那些到欧洲血拼的富人们更是像欧洲展示了中国的国力,各种奢侈品眼都不眨的全部拿下,在商场里给帮提包的小弟一派就是一百欧元的小费,高级酒店、豪华轿车更是欧洲所没法比的,就连房价也比欧洲大部分城市要高很多。
  
  “但是奇怪的是,十几年前我没有发现欧洲富在哪里,但是现在却发现了。”
  来到里斯本生活不久,我就加入了一个免费教葡语的社区学校,这样的学校是市政公立性质的,在里面教葡语的大多是一些来自英国、西班牙等其它国家的社工,还有公立学校的老师。目前学校不是很多,但是也足够用,起码不会像国内生产大队开会一样上一次课乌泱乌泱的。
  除了我之外,会说中文的还有两个在里斯本大学留学的广东女孩儿,这些外国人们被她俩带得已经学会了“Dim Sun”(粤语发音的点心),“Ha Gao”(粤语发音的虾饺)等等,学校里的所有人都是义务的工作,气氛融洽美好。
  毕竟她俩的普通话也是处于困难阶段,因此现在学校开始重点培养我,希望我以后能够成为第一个会说中文的葡语老师,——当然,是没有工资的,并非他们有多清高,而是认为像这样传递语言文化的事情,为什么要跟工资挂上钩,这样的人其实在这里很多很多,他们大多活得很单纯,我想应该很少有人能够拒绝这种单纯。
  
  这种单纯是建立在一种不缺乏的基础上的,正是因为不缺乏,所以也不贪婪,打个比方,如果说富裕就像水一样,那么生活在欧洲的人就像一块吸饱了水的海绵一般,不会再去向外界不停地追求更多的水,同时自己也一滴都不往外漏,不炫耀,不浪费。
  
  不久之前我曾经带着女儿们去看电影,俩姐妹闹着要吃一种小吃,就是把类似辣椒、肉类等食材熬制进奶酪里,使奶酪保持在一个半融化的温度,然后浇在薯片或者玉米片上的一种小吃,价格也不贵,一份只要2欧元这样。其实出门前我就往包包里塞了薯片饼干之类的零食,可是耐不住她俩一直闹着要吃,于是我就给了姐妹俩2欧元让她俩去买,结果回来的时候她俩只买了奶酪,没有配套的薯片或玉米片。
  我问她们为什么只买回来了奶酪,她们告诉我在去买小吃的时候,她们跟店员说因为她们自己有薯片,所以可不可以买的时候多给她们一些奶酪,结果店员问她们薯片够她俩吃么,如果够的话没有必要再买薯片,他们可以直接多给她们一些奶酪,然后配着自己的薯片吃,不然吃不完薯片的话会浪费。
  我当时就特别有感触,我觉得这就是欧洲人富有的表现,如果在国内除了自己做生意的很熟的小老板以外,其它任何一个服务行业的人来回答这个问题,都应该是会按照一份完整的小吃卖给她们,同时也根本不会考虑到浪费不浪费的问题,而在这里,这个意识几乎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他们不吝啬,同时他们会更注重这种关于教育的潜移默化。
  
  跟他们在一起久了就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他们特别容易相信人,也因此很多中国人都说欧洲人很傻。但是我觉得这是这个社会让人放心的表现,因为信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从小在这样环境里成长的孩子,感受着这样的富足,还有周围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会成长得更从容,更淡定,更实事求是,没有那么多的攀比,没有那么多的争先恐后。等他们长大之后,会继续帮助这个社会以其特有的从容大度的方式向前发展。
  
成熟,里斯本生活
  套用一句话,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这也同样适用于欧洲的生活。
  如果同样把富裕比作水, 中国式的富裕更像沙漠里的喷泉,富裕的人喧嚣云上,钱花不完还不知道怎么花,让用不掉的水就白白洒在地上仅仅只供赏乐用,而干涸的人则望眼欲穿,欲求而不得,于是大部分没有水的人就难免得了红眼病和仇富症。在这样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要么就成了“X二代”,不可一世忘记了自己首先应该是一名公民,要么就急于提前起跑再去拔苗助长,恨不得立即就能跳进喷泉一起喧嚣痛饮,最终一起挥霍浪费。
  现在的话题已经慢慢从留学变成了移民,虽然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孩子的上学问题,但是在什么时候把孩子送出来是一个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于接受过欧洲教育的我来说,尽快让孩子接受欧洲教育是我从来没有迟疑过的思考,因此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我便抓住了,现在我也很欣慰地看到了她们的改变和成长。
                    
安全提示

1、本文为网友发布内容,本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一切后果由发布人承担,与本站无关!

2、如网友所发内容侵犯您个人或您所在企业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客服联系处理

3、请对任何金钱交易和索要个人隐私的信息保持警惕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留学移民网

GMT+8, 2024-6-4 03:47 , Processed in 0.014517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