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移民网

搜索
查看: 119|回复: 6

德国人的「另类」教育,值得每个父母深思

[复制链接]

62

主题

561

帖子

180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01
发表于 2019-9-24 1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的教育
不在教科书里
却是所有人从小就应该接受的教育

善待动物教育
这种“善良教育”从爱护小动物开始。在德国,很多家庭养了小猫、小兔、小狗、金鱼等小动物。这些小动物不仅是家庭宠物,也是父母们有意为孩子养的“实物教材”。家长们手把手地教孩子们饲养、护理小动物,使他们在动手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小生命。
                                
安全提示

1、本文为网友发布内容,本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一切后果由发布人承担,与本站无关!

2、如网友所发内容侵犯您个人或您所在企业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客服联系处理

3、请对任何金钱交易和索要个人隐私的信息保持警惕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561

帖子

180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01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实物教学”往往会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为了配合家庭内的“善良教育”,幼儿园里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老师把这些小动物“分发”给孩子们,由他们自行喂养。在喂养过程中,老师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写出“饲养记录”,并说出所喂养小动物的可爱之处。小学设有“善良教育”课,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认养”学校里的各种小动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561

帖子

180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01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小学开展有关“善待生命”的讨论或作文比赛。一个13岁的男孩以充满爱怜的笔调,记录了他为一只小鸟医治创伤,后来又将其放归大自然的过程,文章荣获了该校“善待生命作文大赛”的第一名。

相反,虐待小动物的孩子轻则须接受批评或训导,重则可能受到大人的惩罚,如果效果不明显,还可能被送去作心理治疗,因为这是比学习成绩重要的“品德问题”。

德国人在这方面绝非小题大作,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已有这样的共识: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更具暴力倾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561

帖子

180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01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情弱者人人平等教育

同情、帮助弱小者也是德国人对孩子教育的一种。在成人社会的倡导、鼓励下,孩子们帮助盲人、老人过马路早已蔚然成风,为身有残疾的同学排忧解难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法兰克福有一个孩子粗暴地将上门乞食的流浪者驱赶出门,全家人特意为此召开了家庭会议。大人们严肃、耐心地启发孩子:流浪者尽管穿着邋遢,同样享有人的尊严。

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仰慕强者也许是人之常情,而同情弱者更是美好心灵的体现。后来,孩子建议邀请此受辱的流浪者来家作客,大人们则毫无保留地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561

帖子

180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01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体现了德国人的教育共识:小时候有爱心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有用的人。在德国,助人为乐蔚然成风,这是家长们对孩子进行“怜弱教育”的结果。同情和帮助弱者是德国人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德国家长也会带孩子到养老院、难民区等地,鼓励孩子们为老人洗衣服、打扫卫生,为生活贫困的人购买礼物、食物等,以此引导孩子们关注弱势群体、帮助弱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561

帖子

180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01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苦受挫教育

让孩子做家务,不近人情。许多中国家庭,觉得孩子年纪小,在生活上的一些简单事情都包办。帮孩子穿衣服,收拾玩具,甚至还追在孩子后面喂饭,不需要孩子帮忙做家务。由于从小就有父母的帮助,大多孩子都养成了有困难找父母的习惯。

可是,德国家长在生活上对于孩子是要求可以是“不近人情”,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必须分担家里的一些家务。他们认为,在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如果孩子不帮忙,他们就永远长不大,会养成依赖心理。

送孩子去“磨难营”。德国家长为锻炼孩子的毅力,磨练孩子的意志,他们会送孩子去“磨难营”。在德国家长的思想里,让孩子参加磨难营,是希望让他们在集体中学会友爱,在艰苦中体会坚强,在坚持中品尝成功,在失去中感受拥有,在得到中学会惜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561

帖子

180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01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1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吃饭就挨饿,旅行忘带东西就挨冻。德国家长说一就一,只要孩子发脾气不吃饭,立刻把东西收拾干净,孩子就算饿了,也不会再煮东西给他吃。在旅行前,德国妈妈会告诉孩子需要带什么物品,让孩子准备好,如果孩子漏带了,她们绝对不会给孩子送去,就算天气再冷,孩子没有衣服穿,她们也不会去。

在德国家长看来,只要孩子尝试到因为自己的过错而承担后果,孩子就会如何避免下次犯错。对孩子“残酷”一次,换来的是孩子的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留学移民网

GMT+8, 2024-6-14 11:25 , Processed in 0.02591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