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移民网

搜索
查看: 94|回复: 0

#腊八节#美国名校为何减少中国学生录取?

[复制链接]

73

主题

87

帖子

154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47
发表于 2017-1-5 1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尽管每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不断激增,但从各种美国名校公布的录取数据中不难发现,这些名校对来自中国的学生的录取数量却是在下降的。美国名校究竟为何减少了中国学生的录取?
美国名校录取中国大陆学生数跌四成
  从2016年美国常春藤大学(简称藤校)录取结果来看,顶尖名校录取中国学生减少了将近四成:哈佛大学录取率再次刷新新低——39044人申请,只有2018人被录取,录取率为5.16%,比去年5.33%还要低。其次是哥伦比亚大学,以6.04%位居低录取率第二名;第三名是普林斯顿大学,录取率是6.46%,该校去年的录取率也只有6.99%。录取率“相对高”的是康奈尔大学,44966人申请,录取6277人,录取率有13.96%。
  根据各大留学(课程)机构以及各类国际学校公布,今年藤校和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的中国大陆学生提前录取和普通录取人数加起来才80人左右。从去年的130人左右到变成80人左右,整体中国大陆学生的录取数量下降了近40%,美国名校录取率再创历史新低。
  而根据各大留学机构以及各类国际学校已经公布的只针对美国本科的录取结果显示,去年12月哈佛大学在中国大陆提前录取仅2人,且均为外籍;普林斯顿大学提前录取的中国学生也是2人,都在美国高中读书;耶鲁大学提前录取的中国学生为6人,其中一名为外籍。哥伦比亚6人,康奈尔16人。
美国名校有意识减少招收中国学生   
  4月初,《哈佛杂志》(Harvard Magazine)披露哈佛大学2020届本科生亚裔录取率创下了新高,对亚太裔学生的录取率达到22.1%。然而,在随后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录取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地来自美国高中,在中国大陆地区提前录取仅两人,且均为外籍。其它的美国名校中,普林斯顿大学提前录取的中国学生也为两人,都在美国高中读书;耶鲁大学提前录取的中国学生为六人,其中一名为外籍。
什么因素导致中国学生美国名校“遇冷”?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终身教授陈志武近日也撰文讨论对来自中国的学生越来越不受美国名校喜爱的忧虑。他在文章中写道,一位同为华裔的美国名牌大学金融教授称该校的博士研究生今后可能不再招收中国学生了,因为过去多年的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绩都好、做博士论文研究时也还行,但等到毕业上学术市场找教职岗位时,都表现不好,没办法找到一流大学教职。所以,他们不想再浪费时间培养中国学生了。
  陈志武还表示,即使是耶鲁和其它大学,也讨论过同样的问题。虽然这些名校没有决定完全停招中国学生,但从那以后,就有意识地少招或者偶尔不招。他总结到,聪明勤奋的中国学生之所以让美国名校失望,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包括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
  另一方面是儒家文化,尤其是坏在我们推崇的“顺从听话”和孝道文化上,这些文化烙印实际是中国人一辈子的包袱,走到哪里都无法丢掉,到哪里都吃亏。
  聪明勤奋不是中国人专利:看似努力的背后是思维能力的缺失
  一些留美学子并不赞同陈志武的总结,他们认为来美比较后,中国学生其实并不比美国大学教育制度下的学生勤奋。
  一名去美国读研究生院的学生用非常具体的亲身事例写了一篇“美国人远比我们想象的勤奋”的帖子来说明这个观点,这篇帖子得到不少留学生的认同和网友的热议。在帖子中,这名研究生表示美国大学老师讲课速度快,一个月的时间就将一本近1000页的书讲了快一半,他需要拿大量的业余时间进行消化,甚至会熬夜到凌晨5点。他修的3门课每门课看书的时间要30个小时,写作业的时间要10个小时,一周学习要120小时,一周7天每天24小时总共是168小时,因此完全没有休息时间。而在他认为自己拿这3门已经吃不消的时候,却发现他所上的研究生课程只有3至4个是研究生,剩下的十几个都是本科生。这些美国学生为了将来更好地学习,在本科阶段就主动选研究生的课程,而且他们要学至少4至5门课。美国学生各个很刻苦,似乎永远看不见他们玩。
  《纽约时报》教育观察专栏有文章曾总结到,美国教育强调的是“高端思维能力”,如问题的解决和决策、创新、批判性思维、分析、评估等。
  在教育方面,美国人相信理论一定会指导实践的,他们如果发现理论如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一定是理论不够完整和完善,所以他们会用更复杂的数学去完善理论。这就是为什么学美国的东西感觉那么难,因为他们要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而被迫把理论改造得很复杂,实践也证明这样复杂的理论确实可以解决问题。美国名校所需要的正是“高端思维能力”的勤奋学生,而对他们来说,勤奋并不是中国学生专有的特点,而中国学生也并没有展示出他们所要求的能力。
申请材料过度包装、成绩造假让美方难辨
  最近几年,为了提高成功申请率,不少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存在过度包装、成绩参水的问题,这些材料堆放在一起,很难分辨,着实让美国大学的招生官们非常头疼。他们发现,一些申请材料上看起来不错的学生,来到美国后和其他同学相比,学习吃力、交流困难,难以融入校园群体,令美国校方很失望。
  另外,学生来源的多样化一直是美校录取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过去几年到美国读高中再考大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这部分同学也会占据一定的中国学生录取比例。综上所述,上面提到的这些因素都是造成中国学生不再受美国名校青睐的原因。那么,作为准留学生该如何应对呢?申请美国名校是否依然“有戏”呢?
准留学生们该如何应对?
  对于准备申请赴美读大学的准留学生,业内人士表示,学生不必过度担忧录取率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做好留学准备:
  第一,做好申请前的准备。由于CAAS系统加入,学生可以在9年级开始就在CAAS系统上建立自己的档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术提升和标化考试,在CAAS系统上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和作品集。同时通过CAAS系统提前跟招生官建立联系,早一步了解学校的招生偏好,再进行调整。
  第二,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选校时,学生需要通过官网信息和美国门户开放等官方信息对学校的招生偏好,选报学生的人数预估,录取条件的改变等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校,这比学生标准化成绩考到满分更加重要。
  其实,对于美国名校申请方面的问题,大家也不必过于焦虑。请相信,只要是金子无论到哪都会发光,如果你足够优秀,了解国外名校录取“规则”,选择适合自己的留学项目,入读海外名校也不是什么难事。
安全提示

1、本文为网友发布内容,本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一切后果由发布人承担,与本站无关!

2、如网友所发内容侵犯您个人或您所在企业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客服联系处理

3、请对任何金钱交易和索要个人隐私的信息保持警惕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留学移民网

GMT+8, 2024-6-17 21:04 , Processed in 0.02135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