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移民网

搜索
查看: 149|回复: 0

教师不做“二手知识”的贩卖者,学生才能富有创造力

[复制链接]

48

主题

48

帖子

48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80
发表于 2020-3-2 1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的教师抱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讲了很多遍还是不会做”,然后归结为有些学生天生太笨或不用功。这种情绪反映到课堂上就体现为一味地谴责和批评,殊不知这只会增加学生的自卑心理和对抗情绪。
有的教师把“听话”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听话”的逻辑起点是“你什么都不会”,其本质是话语权的把控和思维替代,而非“爱”和“发展”,可以用来培养“从事标准化生产的劳动力”,却很难激发学生的潜能,进而“培养有创造力的人”。
以“听话”作为评价标准的教师,往往拒绝和谐平等的对话,拒绝学生独立的审辩式思维,拒绝创新。

当教师把听话与否、对与错、成绩高低作为评价学生的学习标尺时,自然会将学生引导至只重视学习结果而忽略学习行为本身,从而导致虚假学习或浅表学习。
出现这些情况的根源在于,我们过于关注自己的“教”,没有关注学生的“学”。
在“教”的方面也只关注了二手经验的单向传递,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没有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真正扭转这一局面,教师需要从关注自己的“教”转为关注学生的“学”,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
好的教育是“相信”的艺术,更是“放手”的结果。爱学生,要真正相信学生,相信他们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关注学生的“学”,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行创造性、批判性思考。
当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或把教师提出的问题转变为自己的问题时,深度学习行为才能够真正发生。针对高一新生,笔者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
首先,以学生的“我讲解,我进步”带动学生进行团队学习、主动学习、深度学习。
针对高一新生回答问题逻辑性不强等情况,由学生进行团队学习并进行“试讲”,准备成熟后给全班同学讲解,教师从认知图式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讲解进行补充、评价、指导。开始时学生还很腼腆,讲解也不到位,但经过两个月的锻炼,学生们真正体会到了“我讲解,我进步”,他们会在课间进行反复尝试和小组讨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呈现问题的能力常常超出教师的期待。
其次,“以评促教”进行自学方法指导。
对于学生的表达,教师要给予及时深刻的包含事实判断或价值判断的发展性评价,使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指导并真正有所收获。比如:你这个方法非常新颖简洁,我完全听明白了,可是很多同学还是没听懂,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从第一步到第二步是根据 A 条件和 B原理,A 和 B 并不是那么明显,而你在描述时却省略了。生活中聊天也好,学术问题也罢,不是大家共同知道的重要前提和推理依据一定要重申一遍,这样你的语言才能更有逻辑。
最后,鼓励学生提出高质量的“学术问题”。
有时学生会在课堂上提出特别好的问题,甚至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学术问题,教师如果善于识别这些问题并具备抓住良好教育时机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学术体验,建立学术兴趣。比如在学习“相对运动”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坐火车时看到旁边的树木在向后运动,而远山却在向前运动呢?学生提出此类问题时,教师要给予高度赞扬,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而不能直接给出答案,有时学生的讨论视角会让教师喜出望外。如果问题很有学术价值,还可以鼓励学生将同学们讨论的结论整理成文字。
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社会的创造力,首先要培养学生成为敢想、敢说、敢做,能够自主发展的人。
                                
安全提示

1、本文为网友发布内容,本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一切后果由发布人承担,与本站无关!

2、如网友所发内容侵犯您个人或您所在企业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客服联系处理

3、请对任何金钱交易和索要个人隐私的信息保持警惕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留学移民网

GMT+8, 2024-6-9 00:31 , Processed in 0.012855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