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移民网

搜索
楼主: ariel_T

aT出品: 经验总汇

[复制链接]

31

主题

1657

帖子

22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77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社会心理学算不算是科学

以前想过当科学家. 小时候特别喜欢居里夫人, 准确来说是崇拜,各种版本的传记都往家里搬弄,还想着要给自己的女儿取和她后人一样的名字.

后来学了化学才知道, 哎嘛, 这哪是给我准备的…

上了大学的时候我"排除万难"的选择了心理学, 而且修的是B.S., 换句话说,拿的是理科的学士. 就这样, 和理科生挂上了钩. 不过体己朋友知道我专业,老喜欢故意亏我逗我玩, 要是想故意看我翻白眼的呢, 就说psychology isn't a science, 要是想让我黑线, 就说psychology is a soft science. 翻来翻去就是一个意思,你的心理学不是科学.

如果说朋友是开玩笑的, 那么类似同样的话我也从心理学同僚嘴里听到过. 心理学门下分很多不一样的concentration, 我的是社会心理学,这个同僚是神经科的心理学, 她噼里啪啦说了一堆话的大概意思就是: 心理学之所以不被科学业界所重视, 完全是社会心理学老鼓弄一些歪门邪道的研究. 而我从哈佛本科毕业, 哥大博士毕业的导师, 也被她说成了一个很不负责任的researcher, 每天不研究正经的科学, 老弄一些奇思妙想的东西博眼球.

我听到了很伤心, 但是又不好发作. 我是我们心理学荣誉学会的副主席,而她是主席.我大部分officer也是感知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 在开会上面说出那么重的话, 我也不知道怎么以少数的能量反驳回去. 只好用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这样的囫囵话盖过去.

其实作为理科生, 社会心理学的位置真的很尴尬. 我们除了过硬的研究手段和数据分析, 其实和其他STEM以及其他心理学focus的人相比起来, 硬件的学识没那么多, 大部分都是theory, 然后从研究里面总结, 推断, 评论. 打个比方,社会心理学常用那种selfreport rating scale作为measurement, 然后利用统计学分析去比较试验的差异, 从而做大众推断.这样自己report的东西, 本身就存在很多的confound,不像EGG这种又能让你"眼见为实"的大"证据". 而且社会心理学这个学业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去探索人的思想, 感情和行为是如何被其他人, 也就是小社会所影响的, 所以一来是流动性的-因为社会和人都在变,二来是相互性的-人随着时代变迁和自己的周遭相互的影响着.这里的科学角度,指的使我们研究人员用实验观察为依据,科学性的去接触问题.所以说和传统意义以上数理化的理科有很大的区别.

而也正因为如此,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规格要是松一点,一不小心就变成了社会学观察和课题了.将心比心来说,我也的的确确比STEM和其他focus的心理学朋友学着一些不会特别让我吃力的必修课.

其实去年的时候我也有些找不准定位的感觉, 不知道怎么解释给那些嬉皮笑脸没事找抽型的哥们, 说俺的学业是科学的学业.后来在高等统计和研究方法论的课上,我们的教授说了一段我估计这辈子都不了也受益匪浅的话.

他说, 科学不是那些我们在课本里学到的知识, 也不是我们花很久背下来的公式和条律. 这些我们学过的一点一滴都很重要,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探索和发掘这些知识走过来的路. 这些学识上的进步和扩展, 如果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精神,也没有什么火花. 科学交给人们最大的财富不是我们所掌握的知识科技,而是我们越发好奇越发向上的探索精神,是让我们每个人开始动脑子思考的能力.所以说,光学知识并不是学习科学的最好方法.一个人,要是想学习科学,要考虑的不是自己能记下来多少东西去体现对于某个领域的熟悉,而是要懂得并且会运用critical thinking去看周围的世界.

所以说自己有很多知识很好, 不过并不是因为这些知识代表着你的出色或者优越, 而是因为这些知识是让你开始有自己想法的及时.科学,并不是一件聪明人的专攻,而是一个进取人的爱好.在科学的领域里面,没有说某一个学科比哪一个学科更为高端,因为这是社会和政治带给科学业界的一种包袱.科学业界不分高低,是因为科学的核心就是为了一个目的:去更好的了解并且理解我们的世界和周遭,然后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去改善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人啊,就是喜欢难为对方,非要给科学分出个三六九等,就不能坐下来好好听听对方的业界到底长啥样,也不愿意去接受科学在STEM之外的多元化.

而我一个化学的同学总结的更好. 他说不同的科学领域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感受, 对于他来说, 化学原理对他来说特别容易,但是学习心理学的时候(一门GE课)差点给他绕死. 不管你学的是什么学科,在科学领域里,我们其实用的都是差不多的分析,面对着一堆observation尽最大的努力做出最好的总结.科学家们本身也需要很多”softskills”, 你要懂得团队合作,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要知道怎么样处理人际关系,要有良好的沟通,要自己懂得如何调整压力等等.

心理学, 特别是社会心理学, 就我个人而言, 是best of both world. 他给了我文科的柔和和关心, 也给了我理科的坚韧和好奇. 从个人出发, 学习心理学让我成为了一个更豁达也更成熟的人,也让我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去看待一些我们充满哲学含义的问题.从公共出发心理学首当其冲就是为了造福大众的. 我们之所以花功夫去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说到底, 还是希望通过某种联系, 能让人们开始注意到一些违反直觉的盲点. 为了帮助我们建立起更温暖的同理心, 也为了社会对于自己有更深刻的认识.

我是心理学学士, 我是理科生, 我是生活观察员,我是科学研究员.

aT 20150226
安全提示

1、本文为网友发布内容,本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一切后果由发布人承担,与本站无关!

2、如网友所发内容侵犯您个人或您所在企业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客服联系处理

3、请对任何金钱交易和索要个人隐私的信息保持警惕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657

帖子

22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77
 楼主| 发表于 2015-4-11 05: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最近offer季, 很多同学期待大学校园生活, 也因为最近经历了一些事情有了一些想法, 所以特别掏出来一些我会告诉三年前的自己的话,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天外有天, 但也不要妄自菲薄.
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 上了大学之后, 你身边的小伙伴就不再是从前自己家乡的小伙伴了.你上高中的时候无论多么出名,多么优秀,上了大学之后百分之一千的会遇到比你更厉害的人.以前考试明明自己是setcurve的人,可是上了大学之后自己拿出来的分数却总是在平均左右游走.以前申请职位明明总会胜券在握,可是上了大学之后却会遇到落榜的沮丧.以前什么登场机会都是自己有限被考虑,可是上了大学之后申请了好多次不准为什么总上不去.在这样大的校园里,我们从原来的佼佼者变成了一般般的普通人,以前曾经让我们骄傲的东西,似乎比来比去却有点拿不出手.大学是一个汇集了来自五湖四海晶莹水滴的海岭,所以曾经是山河里蹦嶖的最欢腾的我们,拿到这里显得速度是那么慢吞吞.
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教育我不要攀比, 一是为了杜绝虚荣心, 而二是为了告诉我”人比人比死人”的道理. 我们和那些年纪轻轻就被破格录取被接待的精英分子要弱,但是也的确比很多其他的同伴要好.所以不要妄自菲薄的去否认自己优点,别内疚惭愧,更别自卑失落.因为当你正在想着自己这门课怎么只拿了个B的时候, 总会有一个为了得到C-而passclass的同学在高兴着,也总会有一个为了要重修课程的同学苦恼着.你可以谦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但是不要因此而不去庆祝你自己每一次的成功和进步,更不要把你以前美好的经历抛弃,去否认自己还不错的舞技,或者挺好的某门成绩. 这不是说让你有了沾沾自喜和不进取的想法, 而是让你看开一点, 不至于因为成绩哭鼻子或者说有心理上的压力.
我上大学之后每一天都在迎接这种心里挑战, 因为每一天都会遇到比我好太多太多的人了. 所以我很欣慰也很高兴,一来认识到了新朋友,二来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有的时候自己会受到一种被否认的错觉,但是只要及时端正心态,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做到不妄自菲薄,自己的自信是会随着遇到更多更好的人而成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657

帖子

22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77
 楼主| 发表于 2015-4-11 0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谁
上小学的时候我记得有一次老师批评这样的思维是”不学好”: 你怎么不和好的同学比一比,哪有上进的人会和比自己不好的人比?!其实不管和谁比,这个有所比较的心理本来就是双刃的.有些人通过自身和他人的友好竞争得到了提高,有些人因为这样的比较而受到了打击;有些人看着比自己优秀的人而感到鼓舞,有些人则因仰头太久了而更加失落.其实这样的落差,就我看,是自己对于自己的接纳所造成的差异,与其说是自尊心上的打击,我更感觉后者的落差是一种找不到自己的迷失感,和还未接纳自己的茫然.
有一句话说”Know who you are”, 也就是说知道你是谁. 抛开你的学籍, 你的性别, 你的家人, 你的朋友, 你的职位, 你一切的人事关系,这个最本质的你你认识吗?TA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向往什么,你都了解吗?因为认可自己的价值,明白自己本质的想法,所以当你站在茫茫人海里,你可能有所震撼,有所思考,也有所学习,但总不至于迷失了自己.
我们学校的写作课就是人文, 从圣经旧约追寻到近代, 我们看了很多文学和哲学巨人的写作,也品尝了很多推动了社会变化的转折.而就是在这一个听起来有些宏观,相传难度非常的写作课里,我对于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定义有所扎根.我还很清楚的记得第一次上课时候教授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写下的Humannature和他滔滔不绝的开场白:上这堂课,我不是让你们入教(刚开始读的是旧约),也不是让你们去统统入党(后来有读马克思),而是让你们在这么多有趣而有能量的著作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你们对于人性最初模样的看法.我们不知道人类最初是善是恶,我们不理解人类最初是聪慧是愚笨,所以我们好奇,我们思考,我们慢慢的和别人交流,而在交流的过程中又慢慢的被困扰,也慢慢的让自己的思路清晰,得到升华.所以在我读书以及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总是会有所反思,也留下了写日记和感想的习惯.而这种习惯,终究让我对于我自己的三观有所定位,对于自己的价值和位置有所掌握,更是学会了包容自己的所有,才不至于迷失自己.
我相信大家都听过看过一些接纳自己的文章, 其实这是很重要的, 只有你自己接纳了自己,对自己有所勉励包容,有所反省思考,你才不会害怕被别人否定.以前的自己其实很在乎别人对我怎么看,因为那个时候还不自信,也没有安全感,想做到每个人心中喜欢的那种姑娘,所以对大家的看法特别在乎:不光是熟悉的人,就是连只见一面的人都会很注意他们对我言谈的评论.可是世上怎么多人,我怎么能够一一取悦呢?久而久之自己也累了,也倦了,干脆就做自己,尊重那些对自己特别重要的人的看法的意见,虚心接受对于自己有所帮助的建议,而对于一些不熟悉的人做到礼貌,不触犯底线就好,具体怎么说怎么看是你们的事情,而我怎么做怎么活是我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657

帖子

22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77
 楼主| 发表于 2015-4-27 0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出了一个菜谱...放在这里放一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6

帖子

10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6
发表于 2015-6-21 0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太棒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657

帖子

22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77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有很多私信 但是因为后台的关系回复不了 我就在此做一下公开的回复
第一 关于linkedin   里面以professional networking为主 我是建议每个同学都建立一个 顺便及时更新完善 一来有助于你在networking上面的扩展 二来本身也是对于你自己经验的一种记录 以后写简历什么的有个照应
我的linkedin可以加 你在发送加友的时候提一下自己是在论坛上遇见的就行了
第二 关于初中经历  而美国7年级和8年级属于初二初三 因为小学只有5个年级 最大的差别就是是大学式授课 也就是说学生换班选课 不是国内那种一个班级的同学一起相处3年的 每天早上我记得9点上课 然后下午3点多放学 当然 每个学校都会根据district有不同的作息时间
小事上的不同自然很多 但是这是文化差异 一句两句是说不清楚的 比如说中国觉得女孩子吃冰不好 美国哪管你这事 还有说中国推崇的蜂蜜水 美国都没听过等等
至于说作弊和编理由 美国对于作弊是相当反感的 这在乎到一个人诚信问题 被抓了都是会有很严重的后果 至于迟到编理由 我上初高中如果迟到是会被要求有来自于家长或者看护人的note 比如说有牙医预约或者说汽车爆胎 或者也可以call-in 如果是无缘由迟到会被要求在课堂外面坐一会 然后一起被放到教室里 为了以防学生一个个进进出出影响其他学生 然后学校会打电话告知家长迟到的问题 为了安全问题 如果迟到次数较多留detent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657

帖子

22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77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单(一
每次有人问我如何提高写作和阅读的时候我的第一回答总是-多看书, 因为根据我得个人经历来说,我真的是在字里行间里慢慢的扩展了词汇量,也慢慢开始越写越好,越读越好.我喜欢的小说分类属于反乌托邦, 讽刺/抨击社会现象或浪漫主义浓的那种(不是浪漫哦, 是18世纪末的浪漫主义),而我最不喜欢读的就是科幻和魔幻的,所以说Twilight和HarryPotter我到现在都没看过.我读过的书不能算多的,特别是和小安子他们一家那种看书和吃饭一个速度相比起来,我看的书还真的不算多.但是其中有几本我感觉根据难易程度以及话题价值,还是能够推荐给大家的.初中我初中的书, 实话实说, 大部分都是因为学校课程需要所读的,因为那时候的阅读能力有限,所以说读英文书是会有障碍的,也容易因此受打击.上初中我自己课外读的书能记得的有两本:
Hoot. 讲述的是一个拯救猫头鹰的故事. 故事说实话仔细回想起来, 并不是特别有意思,但是很适合6,7年级的阅读水平,对于英语不好的人也很容易读,因为是有点写实的fiction,所以单词不会难不说,还能学到很实用的词.

Little Worlds. 这是一个专门给中学生出版的短故事集, 里面的故事很短,读完了很能有成就感,而且呢,故事虽然不是寓言,但是的确会让你想法连篇.
后来因为上课读到的东西有两本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The Outsides. 讲的是关于所谓”小混混”的故事, 故事之经典跌幅,也会让人深思关于人性和阶级的差异,电影版里的帅哥很多,最后也都成了大牌.

Roll of Thunder Hear My Cry. 讲的是关于racism的故事,挺感伤的一本书.对于我来说这是我第一本有关于JimCrow laws和关于以前南部的书,所以当时很受到震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657

帖子

22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77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
我的高中课外读物基本上能被一个人一带而过, 那就是Sarah Dessen. 她写的小说, 除了Lockand Key和她最新的那一本以外我都读过.她的书很适合青春期的女生读,讲述的都是关于家庭啊,恋爱啊,朋友啊种种关系的纠葛,部分会有一点点点点重口味(比如说SomeoneLike You), 但是和现在网上横行的国内青春小说和青春疼痛电影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她的书非常容易读懂,话题和情节比较符合小女生的心里,而且三观都很正确哦.
因为柯南的原因我也一度追过侦探小说, 其中最喜欢的就是And Then There WereNone. 看到最后完全都放不下来,巴不得知道下这个局的人是谁-看完之后有些释然也有些惊艳.

而课内读物对于我来说印象深刻的可以用两个词来带过: 反乌托邦和在特殊政治背景下的爱情悲剧.
Lord of Flies. 讲的是一群小孩在荒岛生存的故事. 从头到尾讲述着人性和对于权力的深思.我其实第一次看没太看明白,等到看了电视剧The100之后想起来这本书和它有点像,再次读一遍之后感触感想才很深刻的.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1984. 这个不知道说出来合不合适, 但是其实就是抨击communism的书. 咱先不说这个关于party的纠纷, 就光论这个书里的情节和深意,以及他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就很值得看了,而且也很好看,不无聊.

Fahrenheit 451. 这是一个关于焚书的故事, 和censorship有关. 我感觉在咱们天朝要是看的话,会感觉讽刺意味很重.

Frankenstein. 哦我的神, Romanticism 经典作之一, 很喜欢的一本书,科学怪人的故事,每次想起来他从被制造到被抛弃的经历就感觉心疼.没有办法很清楚的分辨出善和恶,而且他们二人的纠缠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因果因缘.

The Scarlet Letter. 这是一个抨击腐朽的宗教教条, 痛斥道貌岸然的虚伪,和描绘对于爱情追求的故事,因为年代的关系不是很容易读,但是故事很感人.

A Tale of Two Cities. 经典双城记, 我就不磨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657

帖子

22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77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的时候我开始喜欢看音乐剧, 因为看了Les Mis和Wicked很喜欢, 所以也把书看了.
Les Miserables就是经典的悲惨世界啦, 书里面人物刻画比音乐剧来的多来的深厚.里面JeanValigean和Javert关于对错和对于人性审判的PK很精彩, 更为感人.
Wicked是绿野仙踪背后的故事. 书比音乐剧黑暗好多, 毕竟不能事事美好,而且里面irony的氛围被烘到了极致.最近Frozen里面Elsa的配音者IdinaMenzel就是演了Wicked里面的Elphaba才大红大紫, 最后又被Letit Go冲上云端的哦.
One Day是一本现代的小说, Anne Hathaway演过那个电影来着,所以买来看.小说的叙事手法是我很喜欢的那种,而且我个人来说他里面谈情说爱的成分少,讲述两个人人生发展以及生命多姿的成分很多.对于20出头的自己很有启发.
大学的时候因为Humanities的原因看了很多书. 但基本上都是不是很容易一次读明白的书,挑几本来推荐一下.
The Sorrow of Young Werther, 我很多同学烦死这本书了,因为他里面讲了一个磨磨唧唧的男生爱上一个已婚少妇的故事,最后结局很悲伤,整本书也是满满的多愁善感.但是呢,这本书对我来说却产生了很大的共鸣,是以吐槽男主角磨叽以及反思感情感性的看法看的.男主角和男二号代表了感性vs理性的冲击, 所以说很多时候看他俩的相处会让我想到很多我自己本身感性一面和理性一面的冲突.
Candide 和Gargantua and Pantagruel. 这两本书其实是都是本嘲讽旧社会制度的迂腐的书, 很鲁迅的感觉. 故事可能有些人感觉过于滑稽看不懂,但是我感觉挺搞笑的.原文法文,英文读的难易程度取决于你的出版社.我的都是Penguin出版的.
Utopia 完完全全的乌托邦噢耶, 当年还在课堂上做了一场辩论来着,也是有点反communism的意思-不过这不是全部,更多的时候是纠结于那种管制才是更适合的管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657

帖子

22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77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找房子入门扫盲
新公寓的credit check下来啦!自己房间定在主卧室里。住在比较忙碌得商业区,合租得另一个室友还是自己今年的小伙伴Raquel.
这对于有些同学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我来说可是大事了。上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是住在人家,宽敞但是因为那个时候也没成年,少了自己作主的自由。上大学之后为了省钱开始在外面合租double,一直到今年毕业,都是以离学校近租金便宜为首的目标租房。现在自己开始工作了,有收入了,也终于能住上单间有自己的天地了。最近脑子里别的啥也没想,就是在研究怎么样去装饰。这些年用的家具都是从小安子那里借来的,现在合计着用提前毕业省下来的钱买自己喜欢得东西。因为未来两年都打算在这里不再般来般去了,所以说也更愿意大半打扮一下小家。

今天打算写一写这些年找房子积累下来的经验,作为一个简单的扫盲吧。

房子的各种
Studio: Studio基本上来说就是把客厅,餐厅, 厨房和卧室集合在一间大屋子的apartment, 外加一个全套的卫生间. “Convertible studio”就是有一个小地方能让卧室和其他地方分割的studio.

1,2 and 3 bedroom apartment
顾名思义, 就是有1, 2或者3个卧室的公寓.这些公寓呢, 有juniorsized apartment-也就是说总面积比studio大一点点的有房间分隔的公寓;也有 “classic 6”-2间卧室, 间小一点的maid’s room, 客厅, 厨房和正式一点的餐厅.

Duplex/Triple
有两层或者三层的联式公寓, 有可能一楼是生活区二楼是休息区. 复杂一点来说呢,这个词汇在每个地域会有不一样的意思, 有可能指的是一座大公寓楼里面每个住户有自己的大门,也有可能指的是两栋并在一起一墙之隔的twin homes.

Live/Work
一楼一般是营业的商店啊等等, 二楼是住宅的地方.

Lofts
一般loft是天花板极高所以多出来一块可以住人但是没有墙壁的二楼, 或者直接是阁楼的地方.

Condo vs. apartment vs. townhouse
Condo是有房主的, 但是除了这个房子以外, 外面的grounds啊hallways啊地皮啊游泳池啊都不是这个房主的.
Apartment一般是由一个公司向外出租的公寓设施,也就是说这个company拥有这栋楼和地皮还有所有相关的娱乐设施.
Townhouse是挤在一起的房子,一般都有超小前后院但是和邻居紧挨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留学移民网

GMT+8, 2024-6-7 16:53 , Processed in 0.014273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